RO系统问题处理案例分析(三)
2025-10-30 来自: 衡美水处理公众平台 浏览次数:2
衡美水处理为您介绍一种经久耐用、性能优越的水处理设备——RO系统,并向您介绍RO系统常见问题的处理案例。

十一、案例十一
1、系统背景:
井水,电导700,工艺流程:砂滤-〉炭滤-〉软化-〉反渗透,4支RE4040-BLR串联。
2、症状:
调试时,总产水电导20,测各压力容器电导都为20多。
3、现场检测:
注意:压力容器为两芯装的不锈钢!
取出膜元件,检查压力容器端头O型密封圈发现已经被切损坏。好多调试人员认为安装时很紧密封就会好,这是一个大误区,只有力度合适的推入才能说明密封完好。同时,发现原水电导700,而软水器后电导为1500。
4、对策:
将压力容器端头小O型圈换细一点点的,同时用甘油充分润滑后装膜;软水器洗干净。
5、结果:
产水电导8.5。
6、启示:
不锈钢压力容器的小O型圈问题多多,同时调试时,不能心急,要把预处理冲洗干净,当然包括软水器了。
十二、案例十二:关于大通量有以下三点:
1、膜材料配方的微调,在同等运行条件下要获得大的通量,须从根本的膜材料入手,通过膜材料的优化,降低膜表面的亲水角度,膜片亲水性更好,透水性自然提高,并且膜面容易形成均匀水膜,保证了抗胶体等污染的能力。
2、涂膜工艺的改进,通过调整涂膜工艺,在保证膜面光滑度的条件下,增加了膜面的比表面积,有效透水面积有所提高。
3、给水流道调整,通过给水格网、卷制工艺调整,使布水更均匀,降低浓差化系数,也就降低了实际渗透压阻力,同样操作压力下,水通量得以提高。

案例十三:关于加大膜面积
在膜材料,膜的无纺布、聚砜支撑层、PA涂层厚度不做调整的情况下,同时膜元件尺寸(体积)不变的情况下,加大膜面积,必然会导致卷膜更紧密,给水通道会有适当的压缩变窄。
给水量、产水量、压力降会有所增加,同时结垢和污堵的可能性会加大。
十四、案例十四:反渗透水处理技术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
1、概述
制药生产工艺用水可分为原料药用水和制剂用水。制剂用水又分为口服药用水和注射药用水。除原料药配料用水可用自来水外,其余均须用纯水。
反渗透(RO)是水处理中高精技术,90年代中期起在我国的医药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,它的使用有效延长了传统的离子交换设备的再生周期,减少了酸碱排放量,有利地保护了生态环境。随着《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》(GMP)技术标准的深入贯彻与实施,全国许多药厂相继进行技术改造,陆续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装备,RO水处理技术及设备逐渐被制药行业所采用。
2、反渗透设备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
反渗透除盐较其他除盐装置,如:蒸发器、电渗析、复床等,有着独到的特点和优势,反渗透国产化的工作也日益得到重视。随着反渗透技术应用的增多,出现的问题也日益严重。近年来对反渗透水处理装置的应用进行了广泛调研,共收集了全国各地各行业的RO水处理装置99套资料,其中全套国外引进的76套,部分国产、部分引进的设备共同组成的有13套,全套设备均为国产的有10套。经整理研究发现,全套进口的正常使用率为30%;部分国产、部分引进的设备正常使用率为60%;全套国产的正常使用率为10%。
上述问题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原因:
(1)全套进口设备由于原水水质的不同,缺乏技术论证及工艺修改,照搬照抄,不适合我国实情。所以反渗透进水一定要根据原水水质的不同进行预处理,以满足设备对进水水质的要求。
(2)有些技术能力较差的企业,不懂得反渗透装置膜元件及其数量的合理选择,膜元件的合理排列等,造成部分膜元件在非正常情况下运行。
(3)有些膜质量不过关。膜的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盐及其它杂质的去除率,美国陶氏化学公司生产的Filmtec复合膜,其截留率可稳定在90%以上。
(4)运行管理不严。系统运行时,压力要处于膜的可承受的工作压力范围,防止超过强度限度,超负荷运行,使膜产生机械性损伤,导致泄漏发生。当反渗透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,出现制水量锐减,制水水质恶化或者压差增高时,说明膜已需要清洗,此时应将机器转换成清洗状态,使系统自行清洗,即可恢复膜的功能。

实现城市用水洁净处理,营造和谐人居生活环境。
衡美水处理专注水处理设备生产十八年,为您量身定制水处理解决方案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