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滤膜运行原理分析(二)
2025-09-13 来自: 衡美水处理公众平台 浏览次数:1
衡美水处理为您介绍一种性能优良的水处理设备耗材——超滤膜,并向您详细介绍超滤膜的工作原理。
(三)超滤膜的构造
超滤膜在工业应用上有平板状、管状、螺旋板状和空心纤维状等几种不同的形式。目前国内应用的大多数为板状和管状,空心纤维膜(中空纤维膜) 也已开始试制并应用于生产。
1、平板膜
这种膜主要用于结构与板框压滤机相似的设备上。半透膜张紧在一组多孔板上,用一块带槽的板来支持。支撑板的材料为聚砜 (polysulfone),呈椭圆形,长径长度为35cm,由双层空心夹板组成。两个表面设计为弧形浅沟,即由多根凸起的弧形圈组成多条料液通道,适于处理粘性物料,不易形成膜面上的浓料沉积,能加快透过速度,改善流动状况。超滤膜紧贴于支撑板的两面。两端开圆孔,料液由一端进入,流过膜面,从另一端流出。清液透过膜层及支撑板沟槽上的长条孔隙,进入夹板空心,从支撑板边上的一个小管流出。
超滤膜紧贴于支撑板上,在两端圆孔处有锁圈将其固定,如图8-5所示。当两块支撑板叠合时,有一面的锁圈为流通圈,可将料液疏导至支撑板膜面。多块膜板重合,料液并流通过一定数量的并流膜板后,在流通孔上设一挡圈,使料液进入另一组并流膜板,两组连接,形成串联,两组流动方向相反。如此,多组膜板叠合,组成多次并流与串流,清液从每个膜面透过流出,超滤液不断地得到浓缩 (如图8-6所示)。
图8-5 超滤膜及支撑板组合图
1—流通圈 2—超滤膜 3—支撑板 4—超滤膜 5—锁圈
图8-6 超滤膜组合图
1—超滤膜 2—支撑板 3—隔板 4—流通圈 5—锁圈
A—料液进口 B—清液出口 C—浓缩液出口
2、管状膜
这种膜是牢固地紧贴在支撑管内侧,做成的一个元件,是广泛应用的一种膜型。完整的组件是将此管状膜装入外壳内构成,很像简单的管式换热器。
3、空心纤维膜
这种膜是在平板膜基础上开发出的具有空间立体几何形状的薄膜,使单位体积的膜渗设备不依靠薄的半透膜而有很大的膜渗能力。在各种几何形状中,吸引力较大的是小直径的空心圆柱,而圆柱壁由半透膜制成。因此,圆柱面积与体积之比值反比于直径,而且对于给定的内外径比值,壁厚正比于直径,故单位体积空心圆柱膜的透过量与直径的平方成反比。这样,采用空心圆柱构形,就大大地提高了单位体积膜渗设备的生产能力。可以证明,在超滤应用上,采用一个大小合理的小直径空心纤维膜的圆柱束,则所发生的透过液量将相当于几十平方米超薄平板膜上所得者。
空心纤维为细长的膜管,内壁为膜层,膜层结合于海绵式的外壁上,外壁有粗孔,内层起超滤分离作用。内膜孔的大小,决定管内被阻物质的大小。空心纤维内径约200μm,由惰性的非离子聚合物制成,具有独特的各向异性的(表皮)结构,有明显高的流率(如图8-7)。
图8-7 空心纤维超滤膜筒
三、超滤装置
(一)板式分离装置
用于大规模生产的平板式超滤分离设备有类似板框式的结构 (如图8-8)。
在这种设备中,被处理的液体在窄沟道中流动,沟道宽度仅0.3~0.5mm,液体沿膜做径向流动。在同一膜上,与膜接触的路程只有150mm左右。通常液体流动的平均流速约为0.5m/s,故流动为层流。一般平板膜渗设备由许多膜渗组件构成,每一组件提供一定的膜面积,从几平方米到几十平方米。
(二)空心纤维膜渗分离器
图8-8 平板膜分离装置结构原理
1—隔离板 2—半透膜 3—膜支撑板 4—螺栓
空心纤维膜渗分离装置的外形亦为壳管状(如图8-9)。
图8-9 中空纤维膜组件剖面图
1—盐水 2—进料 3—取样 4—中空纤维膜 5—环氧树脂管板 6—多孔支撑板 7—产品 8—外壳 9—环氧树脂块
这种膜渗分离器把几千万根空心纤维集束的开口端用环氧树脂粘接,装填在管状壳体内而成。
其特点是:
(1)装置内单位体积的膜面积很大;
(2)膜壁薄,液体透过速度快;
(3)因空心纤维的几何构形具有一定的耐压性能,故强度高。
四、超滤在乳品工业上的应用
国外已将超滤用于脱脂乳的浓缩,可制取高蛋白质的脱脂浓乳。超滤已被证实为在乳清中浓缩和回收蛋白质的有效方法 (如图8-10)。
图8-10 乳清的超滤
实现城市用水洁净处理,营造和谐人居生活环境!